藝術治療 開啟美麗心世界

轉載 : 世界新聞網

 

藝術本身蘊含昇華、療癒之效,加上藝術治療師專業地引導和排解,幫助人們培養開放的心境,有助調適生活的變化,撥雲見日、重展笑顏。

 

在家暴陰影中成長的5歲小男孩,在以「家」為題的圖畫中,把自己崇拜又害怕的父親,畫得高大強壯,但在他身上畫大叉叉和閃電,想懲罰他。男孩也愛畫超人,因為他想「快快長大,保護媽媽」。另一個小孩總沉默寡言,畫了一張又一張的地鐵火車,卻從不畫人,這正表達了他內心世界中因家暴、搬家、轉學的焦慮。

 

人的內心世界幽微複雜,受創心靈內藏有抑鬱的黑洞。藝術本身蘊含昇華、療癒之效,加上藝術治療師專業地引導和排解,幫助人們撥雲見日、重展笑顏。

 

藝術治療為運用藝術創作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藉由繪畫、雕塑、摺紙、拼貼等多種手段,引導人們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藉此紓解情緒和壓力。對小孩尤其有效,讓他們表達自己說不清、弄不懂的感覺,並以此為引子,讓藝術治療師幫助他們釐清自我情緒,而這就是抒發、釋放的起點。

 

藝術創作也可讓成人、耆老用不受語言制約的方式,表達較深層、隱晦的感受。藝術治療師循循善誘,讓自覺不會畫畫的老人,享受創作的樂趣,不只增加情趣和信心,並培養開放的心境,有助調適生活的變化。

 

多種方式 表達內心感受

 

藝術治療師劉又榕在紐約亞裔婦女中心(New York Asian Women’s Center)服務已三年,該中心有五位藝術治療師。該中心幫助遭受家暴的婦女、小孩,提供社會福利諮詢、醫療、緊急安置、熱線以及心理等服務,幫助他們開啟新生活,就像中心標誌─浴火重生的鳳凰一樣。劉又榕認為近一、兩年來,個案數量稍微增多,可能是受經濟不景氣影響,精神更為緊張。

 

劉又榕解釋,藝術治療的目的不在於創作出漂亮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作品背後的含意和創作者心理。「藝術治療強調抽象溝通」,「但並不是繪畫分析」,和坊間看到測畫等心理測驗也截然不同。藝術治療師不贊成斷然作出判斷,他們的工作是引導畫的人詮釋、了解自己感受。「很多時候人生氣、煩惱,但搞不清、說不出為什麼」。「把壓抑的情緒排出來,才不會像火山一樣終會爆發!」

 

專門輔導兒童、青少年的劉又榕說:「對小孩來說,玩和藝術是最自然的方式。」見識過暴力的小孩有時會害怕和成人接觸,而一同畫畫、製作可以加速親近。最重要的是,「小孩常說不清楚自己感受」,藉藝術活動引導他們描述事件過程,幫他們釐清自己情緒的來源和身處狀況。治療師也提供讓小孩感覺安心、放鬆的時間和空間,此時他們不用害怕、不用在大人之間選邊站,可以放心地吐露心事。

 

藝術治療致力讓小孩藉由畫畫、遊玩,還原成小孩無憂無慮的理想狀況。讓小孩知道「我也可以很開心,不用像媽媽愁眉苦臉」。「允許小孩就當小孩」,聽來簡單,但非易事。劉又榕感嘆:「能享受童年,也是種福氣。」

 

一個五歲男孩因家暴,母親攜他暫住庇護所四個半月(為保護當事人,本文個案細節經過修改),他的畫中中三個人,右側在哭的是媽媽、左側高大的是爸爸。弱小的男孩夾在爸爸、媽媽兩人間,矛盾、不知要幫誰。乍看以為他們戴耳機,但其實是大大的耳朵。劉又榕表示男孩有語言障礙,把耳朵、嘴巴畫特別大,反映常見的心理補償。

 

爸爸畫得高大,身上很多點點,男孩說因為爸爸有很多肌肉、很強壯。劉又榕說:「五歲這年齡常把爸爸當偶像,男孩對父親崇拜、敬畏又生氣。」男孩在爸爸身上畫了個大叉叉,還有小閃電在劈,表示男孩藉此懲罰他。男孩也常畫超人等超級英雄,劉又榕問他為什麼喜歡超人,男孩說:「因為超人有大肌肉,可打敗壞人。」最終透露「好想快快長大,保護媽媽,不讓她難過!」

 

「經歷家暴的小朋友常以為爸媽吵架是自己的錯。心想『都是因為我打翻了東西、或我賴床讓媽媽晚出門,爸爸才生氣…』」藝術治療師藉此機會,幫助小孩了解父母吵架是大人的問題,他們有大人的解決方法,譬如會打官司,他們只是小孩,不用去承擔那些責任,或選邊站。治療師也準備一些專門替失和家庭製作的繪本、童書,和小孩共讀,幫助他們了解。如畫著可愛插圖的「離婚的鱷魚」,或小女孩作主角的「當爸媽忘記怎麼當朋友時」等繪本。

 

劉又榕解釋,「小孩很弱小,會焦慮、緊張是因為情況他常無法掌控」,他們常會自然地學習、感染到父母的情緒。如果負面情緒壓抑在心中,可能會以作噩夢、怕生,或生理病況,如尿床、肚子痛表現,長期未解決,可能衍生叛逆或暴力行為。「小孩可能不想上學,因為擔心父母會吵架,或是出門後家裡會出事」。大多來求助的受暴婦女有創傷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不少小朋友也是。他們有的會在腦中一再重演恐怖畫面,譬如父親持刀威脅、或憤怒砸東西,有些常會被噩夢嚇醒。

 

敏感小孩 渴望無憂無慮

 

製作面具,也是讓小孩表達心情的常用方式。紙的一面畫自己表現出來的樣子,另一面是內心的感受。有人在外面畫生氣的樣子,因為常被人欺負、取笑;但內心則是淚如雨下的哭臉。「藝術治療幫助他們找到眼淚的意義」,才不會感覺被負面情緒困住、益發憂鬱。

 

有個剛要上小學的小孩就十分壓抑。他每周和劉又榕見面時,兩、三個月內總是畫一條條的地鐵和車廂,不太說話,默默地畫,共畫了十幾張。上面還會寫「A是快車,CE慢車」、「G去布碌崙」等。

 

原來他和許多家暴家庭小孩一樣,經歷搬家、轉學,忽然換到完全不熟悉的環境。以前他幾乎沒出過皇后區,忽然搬到布朗士一個庇護所裡。母親帶著他去法院、到處辦事,東奔西跑,他也固定回皇后區讓父親探視,感覺生活就是整天在坐地鐵。

 

劉又榕解釋,孩童和母親都在學習適應獨立生活,孩童感到焦慮、緊張。「小孩從小張越畫越大張,可能反映他漸漸從中得到控制感」。但剛開始兩、三個月,引他說話,他還是說「時報廣場轉7號線」。讓劉又榕感覺挫折,開玩笑「那時我自己也快發瘋,想怎麼辦?」

 

她嘗試讓小孩不要只專注於他緊張的事物。譬如問他「那坐車還看到什麼?」孩童開始畫布碌崙橋外的風景。或問「周末見爸爸去哪?」孩童開始畫公園的鞦韆、滑梯等。劉又榕表示有時父親持有探視權,小孩分別見到父母,但父母常會互相說壞話。治療師要特別注意探視帶來的影響。

 

但是那個小孩還是從來不畫人,總說:「我不會畫爸爸媽媽。」劉又榕解釋:「五、六歲時正常發展會畫人,對此抗拒背後應有原因,可能對此焦慮。」過了快一年,他才開始畫人,畫他在學校裡新交的朋友。劉又榕輔導他近一年,媽媽說他後來變得開心多了、話多了,也開始有些調皮。

 

劉又榕強調,雖然藝術治療師能從個案創作中看出端倪,但絕不能斷下定論,因為作品其實「是幫助了解的工具」「以一幅畫標籤、界定一個人,違反職業道德」。她常舉經典文學「小王子」裡的例子:小王子畫了像是紳士帽的圖樣,大家都猜不到他畫什麼。答案讓人意想不到,原來是一條把大象吞進肚子裡的蛇!

 

譬如,有回她讓一個九歲女孩畫「最快樂的時候」,結果她畫她一個人在大雨天中,路上淹水到都有船了!若妄下結論,會覺得女孩很憂鬱。但探究後才知道原來下雨天她出門騎腳踏車,覺得無憂無慮又自在,得以暫時免於身為長女、照顧三個年幼弟妹的責任。像許多移民家庭,她需要當大人的英文翻譯,變得早熟的「小大人」,承受不小壓力。劉又榕也和女孩的母親溝通,「雖然她是老大,但也還是小孩,要給她玩的空間」。

 

女孩常作噩夢,覺得有怪獸躲在衣櫃裡、床底下。劉又榕叫她把怪獸樣子、和躲在哪裡畫出來,然後他們一起把怪獸抓出來,把畫紙揉成一團、撕碎、丟掉,從玩的過程得到控制感,並象徵性地克服恐懼。「呈現出來反而沒那麼害怕!」較年幼的小朋友,「相信想像事物,那就跟著他們的想像和他們玩」。女孩之後就沒再提到噩夢了。

 

劉又榕提到一位15歲亞裔,他乖巧、成績不錯、平日感覺沒什麼問題,但創作的一系列漫畫,裡面幾個主角都在學校適應不良,最後用上吊、自刎等不同方法自殺。漫畫中部分反映出他的真實經驗,治療師要特別注意是否有自殘傾向。劉又榕提到,「亞裔青少女這個族群,在全美自殺率排名第二。而暑假期間,自殺率特別高」。由於信任關係已建立,他坦承曾有強烈自殺念頭,也已接受轉介精神科治療。「最怕的就是不講,講了反而是好的!」該個案在婦女中心接受輔導約一年,從中感覺有人了解他,得到支持的力量。在團體輔導中有人問他:「為何沒人活下來?」他想想,後來改把其中一個角色「救活」,去別處開始新生活。

 

藝術治療師相信,「藝術有昇華的力量,本身就是種治療」。透過創作,與人分享,讓人感覺被了解,而且事情可以改變。另外,劉又榕的同事常貽蕙指出,「藝術治療對創傷受害者特別有用」,因為人的經驗是透過五官接受,但成長中受訓練用語言表達,但語言容易經過修飾。回到用較直觀的創作,能減少在大腦中受社會教導和理性的制約,較坦率地表達,傳遞出難以名狀、或無法啟齒的深層情感。

 

拋棄成見 流露深層情感

 

藝術治療師常貽蕙任職於紐約亞裔婦女中心四年多,接觸個案多為成人。她表示,「在亞裔成人間推廣藝術治療有雙重困難,因為成人對藝術有成見,害怕會作不好,尤其亞裔常覺得繪畫是畫家才作的事,受此想法荼毒很深」。他們常說「唉唷我不會」,但若正確引導,可能激起興趣、樂在其中。「像玩黏土,許多成人剛開始反感或怕,但後來玩得很開心」。

 

因此常貽蕙採用較基本的方式,並避免用「藝術」稱呼,只說來畫個圖或利用某種素材。一對一活動中,則決定於個案接受度,再漸進地加入藝術治療活動。

 

譬如,請對方從幾十張明信片中,挑出比較最有共鳴、或最喜歡的幾張。有一張圖樣是一個女人躲在門後,透過紗窗怯懦地向外看,特別多人選。有人挑了好幾張畫面都是孤單一人的,因為他常覺得很寂寞。至於特別喜歡的,人們常常選一張男人呵護著小嬰孩的溫馨照片,可能反映他們渴望家庭溫暖。

 

在團體治療中,不管大人、小孩藉由玩偶戲,套在指頭上的小人代表的角色後,可以很反常、叛逆,表達壓抑的情緒,或藉此說出心中的話。常貽蕙也展示一組三個襪子娃娃家人,角色分別是媽媽和一對兒女。媽媽和女兒十分相似,可以看出女兒模仿母親。而兒子則刻意把代表自己的娃娃做得面目扭曲,因為他很生氣,覺得媽媽和妹妹親,不在乎他。

 

藝術治療中可運用的媒介、素材範圍廣泛,選用素材需依人而異,搭配個案年齡、身心狀態、個性和喜好。常貽蕙解釋:「每個人對藝術素材反應不同,這和藝術能力無直接關係。」譬如有些人覺得和水的黏土很難掌握,喜歡能預見結果的摺紙。但也有人喜歡用黏土自由型塑、和土交融,感覺紓壓。又比如,控制慾較強的人不太適合水彩。因為水彩濃淡不一、會流動,有些人會緊張,也許鉛筆、剪紙就較適合。

 

對小孩而言,最常用的創作媒介就是白紙、鉛筆、彩色筆等,或是拿出不同材料,讓對象自由選擇。但是以成人為對象時,要注意避免準備太孩子氣的工具、材料,免得加深抗拒,或是引起「又給我拿小孩子東西」的抱怨。

 

藝術治療也絕不限制在動剪刀、用膠水。劉又榕解釋她負責的「DAT」計畫,DAT是數位藝術治療(Digital Art Therapy)的簡寫,但也可解釋為"Drawing and Truth"(畫出真相)。計畫鼓勵青少年藉由數位軟體創作表達。學員學拍數位相片,用電腦軟體Photoshop編輯、加上文字,或是拍影片、錄旁白,或設計T恤,或寫部落格表達心情。「年輕人可能覺得畫畫、手作東西落伍,所以藉由他們覺得『很酷』的活動,吸引參與」。作品上傳會員網站專區,創造社群經驗。其中有張攝影作品,學員打上:「我好憂鬱,快想自殺了。」常貽蕙表示,會這麼說一說的青少年,可能反而不會這麼作。

 

婦女中心的兩位藝術治療師強調,「不是在心理治療時放音樂、畫個畫,就叫做藝術治療」。外行人裝內行可能導致反效果,「治療時,個案卸下心理防備,變得很脆弱」,「藝術治療就像兩面刀,用不好會傷人」。

 

常貽蕙曾在研討會聽一位老師語帶憤怒地述說一則失敗例子。該「治療師」請有自殘傾向的個案在紙上畫出要刺自己哪個部位,個案在紙上猛刺,結果當天晚上竟自殺了!兩人表示,從未聽過要患者畫想自殘部位的療法。常貽蕙曾聽說引導有自殘念頭者去作很複雜的雕塑或紙雕等,過程中他們需要一刀刀刻在素材上,不知不覺將精力和心思轉移、釋放。

 

藝術治療應用在老人上也成效卓著。年約30歲的范維昕在紐約一家看護社服組織旗下的老人日間活動中心帶領藝術活動,至今年7月共二年。

 

巧妙引導 老人自由發揮

 

該皇后區中心服務65歲以上耆老,最年長者大約95歲。每天到府接送有Medicare、Medicaid的長者到中心,早、午餐外,提供兩次一小時的活動,長者可自由選擇肢體運動或藝術活動。服務族裔從華人、越、泰、法、西裔、海地、埃及等各種國籍都有。其中約六成老人英文不佳,但范維昕的藝術教學少有阻礙,因為「藝術的好處正是跨語言的溝通」。

 

因為機構性質,她帶領的活動較無醫療性,而著重在「創造正面的藝術經驗,幫助表達想法」。多位長者在活動中敞開心扉,學到新興趣和技能,增加自信和生活情趣,她表示老人常有固定喜好、不喜歡接受挑戰,「培養有彈性、開放的心態,有助長者適應生活、身心變化」。

 

一位約75歲華人老太太當初自認不會畫畫,到後來能獨立畫,還常提出自己想法,聽說有新的材料就想嘗試。她每天上午10時多用過早餐後,范維昕就會提早開畫室讓她「開工」,她常直作到下午3時要上車才離開,一天有時可畫第二張。

 

她也作過手工藝,因為用材料包、按步驟和團體一同作,她挺喜歡且有點信心。剛開始范維昕和她先作購物袋,她只需在先車好的布上黏珠珠、上色。信心加強後,老太太開始會提議要替孫女作手環、包包,或作生日卡給朋友。范維昕也提供更大的創作空間。

 

在范維昕的協助、引導下,老太太畫了許多有模有樣的水彩畫。題材從中央公園的櫻花,到花卉靜物都有。其實原本老太太面對一張白紙,根本無法下筆,多虧她們的合作秘訣:老太太挑出喜歡的雜誌圖片、照片或明信片,范維昕拿去放大影印,在影印圖稿和畫紙間墊複寫紙。因此老太太只需用筆描邊,就可在畫紙上印出輪廓,之後再用水彩上色。

 

這個妙法讓老太太信心大增。之後開始選多張不同圖樣,范維昕用不同大小比例影印,引導她配置畫面,就可創造出結合喜愛元素的畫。「過程中盡量讓自己的幫助不著痕跡,讓老人感覺自力完成」,她笑說「有點像幕後黑手」。然後她漸漸減少幫助,譬如不幫忙扶紙、讓老太太自行構圖,後來老人熟練到只需參考原圖就能獨立畫。

 

80多歲來自南美的非裔老太太則從總說羨慕會畫油畫的人,到從繪畫得到極大成就感,還特別上台和眾人分享創作時非常快樂、專心,讓她忘卻病痛,並大力鼓勵其他長者別對學新東西裹足不前。

 

老太太用類似描圖方法,畫了眾多幅畫。范維昕教她把壓克力顏料塗厚點,效果就接近她嚮往的油畫。范維昕一向會將畫作掃描、列印成明信片般的小卡,給長者作紀念,算是給活動心理上的收尾。這位非裔太太將眾多小卡放在隨身相簿裡,還常分寄給親朋好友,不時表示有的寄完了,還要加印。

 

面對老人,「建議素材要尤其小心,要依個人喜愛和身體狀況,才能提供正面經驗」。老人本來就不易嘗試新事物,若在過程受挫,譬如擠不動膠水瓶,就易自覺衰老而沮喪。因此,范維昕將膠水倒在碟子裡、用刷子蘸。但若是小孩,就很喜歡擠膠水。

 

由於活力程度相反,老人和小孩喜歡、適合的活動,有時恰恰相反。范維昕表示老人喜愛較輕鬆的活動,偏愛紙、布、乾燥花等素材。「若給他們一張白紙,有些人會緊張、不知如何畫起!」但小孩就愛天馬行空揮灑。

 

像蠟筆有粉末,奇異筆味道較重,就不適合有氣喘的老人。許多老人也不喜歡把手弄髒,那麼避免用陶土、紙糊、蠟筆,但彩色鉛筆、奇異筆較適合。況且老人手力弱或手抖,雕塑本就不適合。但紙黏土就很適合小孩,可從拍打、敲、摔土中發洩,小孩也很能從紙黏土能「創造、摧毀、再重建」的過程中體驗快感。

 

藝術治療不只刺激老人創造力和活力,另一方面也可幫助過動兒學習專注、自我控制。范維昕曾在布碌崙一家西裔家扶中心實習,有回在該中心舉辦的夏令營,帶領特殊活動組中,從年齡層廣及幼稚園至14歲的九位成員,其中大多為過動傾向。

 

替兒童、尤其過動兒設計活動,最大挑戰是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有個特別成功的活動,讓六個疑似過動兒,從9時作到下午。范維昕說:「平常大概11時多,有人開始想亂跑,但這回一直連作到12時多都不想放手。」那天例行的公園運動因下雨取消,提議要作瑜珈,他們也不要,只想作完。

 

讓他們如此投入的是作立體迷宮。小朋友先在紙板上設計路線,每人發一個玻璃珠,亮晶晶的很能引起興趣。迷宮必須要能讓玻璃珠通過、有一對出入口,因為小朋友很想作成功、才能玩,所以「不厭其煩一再修改,展現超過平時的耐心。」之後黏貼小積木、作牆,有些人發揮創意,蓋天橋、搭塔、還插旗。

 

范維昕表示過動兒缺乏規畫經驗,此勞作訓練他們設定、調整目標,並按計畫執行。作好後,控制玻璃珠走迷宮的過程,需要注意力道,讓他們學習節制精力和控制小肌肉。而且,這個成功經驗,小朋友以後可以自己嘗試重作。

 

另外,范維昕表示過動兒較衝動,有時不太會和別人相處,譬如會搶人東西而吵架。而那天創造了小朋友間正面的互動。他們發明規則,兩人比賽或交換玩,也稱讚別人作品。還很得意地不借給老師,說要帶回家秀給父母看。

 

另外一個活動有異曲同工之妙,是用杯子、套布作娃娃。作好後,把娃娃排成一排,讓小朋友玩像夜市裡套圈圈遊戲。不守規矩、超線的小朋友就少玩一輪,因此小朋友會自我約束。有回她也帶領學員動手作,把教室變身成叢林。一個小時半的活動中,小朋友要分組、每20分鐘「跑關」,每關分別製作瀑布、動物、樹木花朵等不同部分,維持學員興趣。小朋友也從中學習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們從玩樂中學習、進步。

 

持之以恆 探索他人內心

 

藝術治療既為心理治療一種,執業需要執照,然而目前只有屈指可數的州有藝術治療認證。執照需有學位、完成實習時數後才能申請,有時需考試。范維昕持有藝術治療Master of Arts碩士,並正攻讀臨床心理治療博士。常貽蕙拿的藝術治療學位也是M.A,但劉又榕的藝術治療學位則是Master of Science,兩人皆持紐約州藝術治療執照(Creative Arts Therapist License,簡稱LCAT)。該執照規定於2006年後經過大改,頗複雜。

 

綜合三人表示,在紐約州執業需要州立執照,此外若有全國性的藝術治療執照更好(ATR,表示註冊藝術治療師,後加-BC表示協會認證,經驗更多)。各州規定各異,在新澤西州則未有專門執照,要考心理健康諮商師執照,加州則是家庭諮商師執照。佛羅里達州推行良好,目標為每個中小學裡,除社工人員外,還附藝術治療師。此外,在亞洲,韓國推行良好,而在台灣也在進幾年積極推廣,越來越多人有興趣。許多教育、心理輔導專業人士往此方向鑽研,並將其融入療程。

 

談起作藝術治療師的體驗,劉又榕表示她很享受和孩童共事,探索他人內心世界時常感到驚奇,但反過來說,「治療師自己要保持心靈健康。」「治療師去看心理醫生,是常見且受鼓勵的事。」「看心理醫生就像車子要保養、換油,不代表生病。」她平時也畫畫,說藝術治療師也應保持創作的習慣,親身體會創作過程,深覺「藝術是對探索自己很好的工具。」像是種修行,每次體會不同,更了悟人是很複雜的。

 

常貽蕙認為,「走藝術治療這行是很艱苦的道路」,工作機會和市場較小,很需要堅持。范維昕表示,她服務的老太太將她倆合照放在隨身相簿裡,讓她感覺很感動、又震撼,「原來自己的一言一行對他人影響如此大」,深感身負重任。

 

本報記者/范時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ya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